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龙岩市重点项目管理暂行规定

时间:2024-07-12 22:04:0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65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龙岩市重点项目管理暂行规定

福建省龙岩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龙岩市重点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龙政综〔2003〕16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中心、社、总会、公司、管委会)、驻岩中央、省直管理机构及金融、保险单位:
  经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将《龙岩市重点项目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龙岩市重点项目管理暂行规定》


                        龙岩市人民政府
                       二○○三年五月十六日


附:
              龙岩市重点项目管理暂行规定

  为扎实推进我市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市重点项目的管理,确保市重点项目能够建设一批、开展前期工作一批、储备一批,滚动发展,有效地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一条 本暂行规定所称的市重点项目是指经市政府研究确定的事关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对促进县(市、区)域经济和社会加快发展、带动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有重要影响的项目。
  第二条 市重点项目确定的主要范围
  (一)大中型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对促进县(市、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基础设施骨干项目;
  (二)促进产业化发展的龙头项目以及带动产业技术进步、促进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点项目;
(三)重大工业或技改项目;
(四)社会事业骨干项目;
  (五)其它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项目。
第三条 重点项目实行分类安排:新开工或已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列为在建市重点项目;按基本建设程序已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项目列为预备市重点项目;处于未批可研报告以前阶段的项目列为前期工作项目;工业技改项目单列,并分在建和前期二类项目。
  本市辖区内的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直接列为市重点项目;跨年度在建的市重点项目,原则上转为下一年度市重点项目;列为市预备重点项目和前期工作项目后两年内项目无任何进展的,不再列为市重点项目。
  第四条 市重点项目确定的程序:市重点项目原则上每年研究筛选确定一次,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年底前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计委)和市重点项目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重点办)根据项目申报的范围和标准,对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推荐申报的项目进行综合比选,并与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协商后,提出下一年度的市重点项目名单,经市重点项目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报市人民政府审定公布。
  在年度项目开发工作中,有符合市重点项目安排条件要求的新项目,可直接向市计委和市重点办推荐申报,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将及时提请市重点项目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市政府研究确定增列。
  第五条 市重点项目的组织领导。市人民政府成立市重点项目开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协调、解决市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对在市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领导小组下设市重点项目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市重点项目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挂靠市计委。市重点办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编制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规划和计划,协调组织市重点项目的筛选、推荐工作,并组织综合比选,提出市重点项目名单意见及工作计划。
  (二)检查、督促、指导市重点项目的建设,帮助协调解决市重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三)跟踪、通报市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的执行情况。定期向市重点项目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报告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四)协调、组织市重点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的制定及考核工作,并提出考核结果及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表彰意见。
  (五)帮助协调建设资金的筹集工作,安排和管理市重点项目前期经费。
  (六)协调组织市直有关部门筛选并向国家、省推荐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及省重点建设项目。会同市直相关部门组织申报、争取国家、省重点项目建设扶持资金。
  (七)参与市重点项目预可研、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审查、招投标及竣工验收后评价等项目管理工作。
  (八)负责对市级出资的重点项目工程招投标、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以及投资概算控制等进行稽查。
  (九)组织市重点项目的宣传和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十)承办市政府和市重点项目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项目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项目所属的市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在市重点项目建设管理中履行以下职责:
  (一)组织筛选本级、本行业的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并向市重点办推荐市重点项目。
  (二)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对直接管理的市重点项目,负责抓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并对国有投资项目的项目法人进行监督管理。组建本级政府、本部门重点项目建设领导机构及项目工作班子,做好市重点项目建设的管理、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
  (三)负责项目资金拼盘中地方自筹资金或部门资金的筹措到位。
  (四)协调解决市重点项目建设中涉及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职责的问题。
  第七条 市重点项目建设实施要求:
  (一)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筹划、筹资、建设、生产经营、偿还债务等负全面责任。国家、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必须依法进行招投标的市重点项目,其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选择,以及重要设备和大宗材料采购等活动,必须依照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招标投标。
  (三)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
  (四)依据国家、省、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实行工程监理制,严格控制和管理项目的建设资金、建设工期、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投资概算等。
  (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征用土地、林地及折迁房屋;项目建设必须厉行节约用地,大力保护环境和森林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六)建立完善的安全文明生产规章制度,做到安全、文明施工。施工中应切实维护项目所在地群众的合法权益。
  (七)勤俭节约,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减少浪费,节约投资。
  (八)建立健全廉政监督机制,防止行贿受贿和贪污腐败现象。
  (九)建设单位应建立项目建设情况工作台帐,实行项目月报,季报和专报制度,按要求及时向主管的县(市、区)人民政府、项目主管部门、市重点办报告项目的建设动态情况和存在问题。发生重大质量或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
  第八条 市重点办对市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将情况向市人民政府、市重点项目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报告,根据工作需要适时通报检查结果、存在问题和提出整改的指导意见。
  第九条 市财政等有关部门和有自筹资金任务的地方人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当按市重点项目的投资计划和工程进度优先安排并及时支付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确保项目建设的需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或挪用市重点项目的建设资金。
  第十条 市有关部门依照国家和省的有关项目扶持政策,优先申报、推荐市重点项目向国家、省申请国家和省级扶持资金。
  第十一条 市、县(市、区)财政每年要安排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专项经费预算,保证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的正常开展。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的推进,以及管理和表彰的费用。市财政安排的前期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市重点项目。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的使用,严格按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
  第十二条 市规划部门、国土资源部门、林业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优先保证市重点项目的用地。负责征地的地方人民政府或有关单位应依法做好被征地单位和个人的补偿安置工作,及时交付土地,保证项目的施工需要。
  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及时协调解决辖区范围内市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征地拆迁、地材供应、社会治安、后勤保障等问题,为重点项目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严禁出现阻挠、干扰重点项目建设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市重点项目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
  第十四条 市、县两级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必须积极主动地为市重点项目建设提供服务,为推进市重点项目实施采取积极的措施、办法,限定办事期限和优先办理有关事项,简化各项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项目建设创造优良的建设环境。市重点项目按规定必须要交纳的费用,一律按规定标准的下限收取。
  第十五条 电力、供水、交通、邮电、通信等单位,应当优先保证市重点项目施工和生产的用电、用水、物资运输和邮电通信等方面的需要。
  第十六条 为市重点项目直接配套的项目,必须按照市重点项目建设的进度要求,同步安排建设。
  第十七条 市重点项目建设实行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实行市重点项目建设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考评办法按市政府龙政〔2001〕综60号文办理。
  市重点项目建设目标考核结果作为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表彰的依据。考核结果由市重点办报送市、县(市、区)党委组织部门,作为单位和个人工作政绩的内容之一。
  第十八条 对因工作不力或管理不善导致项目目标任务实施进展缓慢,计划完成差或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项目,将给予处理处分:
  (一)对该项目建设单位及其负责人给予通报批评;
  (二)根据具体情况,暂停拨付或收回重点项目或该重点项目所在行业前期工作补助经费。
  (三)暂停该项目列为市重点项目。
  (四)追究项目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十九条 对因工作不力或有意刁难阻挠而导致市重点项目无法顺利实施的部门或部门工作人员,将视情节轻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机关效能建设的规定,给予处理。
  第二十条 市重点项目经稽查或审计发现有关重大问题的,按有关规定对项目法定代表人、责任人进行处理。
  第二十一条 本暂行规定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暂行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
2003年5月16日


一、必要共同诉讼的含义和分类
按照《民事诉讼法》第53条的规定,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诉讼。必要共同诉讼人具有共同的权利或义务,因而是不可分之诉,人民法院必须合并审理和判决。
但是,我国司法实践不仅把“诉讼标的共同”的诉讼作为必要共同诉讼,而且还把与诉讼标的有密切联系的诉讼也当做诉讼标的共同的诉讼处理。例如,一些基于同一事实引起的侵权诉讼,在某一共同侵权人未被起诉的,人民法院往往以职权追加其参加诉讼。这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必要共同诉讼人的牵连性和独立性
1、必要共同诉讼人的牵连性
对必要共同诉讼和普通共同诉讼作一番比较,不难发现必要共同诉讼人表现出更多的牵连性,这表现在必要共同诉讼人的一人行为只有有利于全体时才发生效力。
共同诉讼人中一人的行为是否有利于全体共同诉讼人,是在当事人实施行为之时从形式上进行判断,而不是在判决或当事人实施行为之后再作决定。共同诉讼人中有利于全体的一人或数人的行为一般有:
第一,共同原告人所作有利于全体的诉讼请求,陈述有利的事实,提出有利的证据,虽然其他共同原告未作此种行为,这些行为对全体发生效力。共同被告中一人争执原告的请求及其主张的事实,或提出抗辩或反证者,虽然其他共同被告未作出这些行为,其行为对其他被告发生效力。如果各共同诉讼人所陈述的有利事实相互间有矛盾或所举证据经调查互相矛盾的,法院则依自由心证进行判断。共同诉讼人一人所为不利行为,如诉讼上自认或不争执对方主张的事实、放弃诉讼请求,此行为对全体共同诉讼人不生效力。但不利益行为如果由全体共同诉讼人一致作出,则对全体发生效力。
第二,共同诉讼人一人遵守期间,则对全体发生效力。如上诉期间虽然各个共同诉讼人自判决送达之次日起各自计算,但其中一人在上诉期间上诉,视为全体在上诉期间内上诉,其他共同诉讼人无论是否已逾上诉期间,都不必再提起上诉。
第三,共同诉讼人中一人,有中断或中止诉讼的原因发生时,其中断或中止对全体发生效力。
2、必要共同诉讼人地位的独立性
其一、各共同诉讼人是否具备诉讼成立要件以当事人是否适格,应中分别调查。其中一人的诉讼能力、当事人能力有欠缺的,对于该当事人之诉应以诉不合法而驳回,其余共同诉讼人之诉则为当事人不适格之诉。如为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其余共同诉讼人不受影响。
其二,共同诉讼人可以独立进行无关本案实体的诉讼行为。

黑龙江省北安市人民法院 韩召峰

  本文明确了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概念,指出了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在我国现实社会中的重大意义;考察了目前我国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状况,并对此做了一些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国法院司法公信力的建议。


  前言

  良好的司法公信力是民主法治的集中体现,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的司法机关,提升司法公信力,让民众把司法作为定纷止争、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自觉选择,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必经途径。本文对我国法院司法公信力问题进行研究, 以期达到在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基础上, 将人民法院的司法能力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法院司法公信力的概念和意义

  (一)法院司法公信力的概念

  司法公信力,就是指司法机关依据自身对法律和事实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信任的程度,它反映社会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主观评价、心理反映及价值判断。该概念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该概念涉及两个主体,一方是信用方即司法机关,一方是信任方即社会公众;第二,该概念包含两个行为,即“信” 与“被信”;第三,该概念表达一种价值判断, “信” 与“不信”皆为社会公众的主观评价、心理反映和价值判断。第四,该概念标示一种信度, “信” 与“不信” 存在着程度高低指数。可见,司法公信力既包括司法机关信用的概念,又涉及社会公众信任的内容,同时也包含了诚信的意义,它表明了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和尊重程度。

  法院司法公信力是法院依法行使司法权的客观表现,是裁判过程和裁判结果得到民众充分信赖、尊重与认同的高度反映。换言之,法院司法公信力一方面体现为民众对法院的充分信任与尊重,包括对法官的充分信任与尊敬,对司法过程的充分信赖与认同,对法院裁判的自觉服从与执行;另一方面则体现为法律在整个社会的权威与尊严已经树立,广大民众对法律持有十足的信心,公民的法律信仰包括司法信仰得到空前加强。

  (二)法院司法公信力的意义

  1.维护司法权威。司法权威是指司法机关所享有的威信。威是指尊严、使人敬畏,信是指民众的信赖和认同。由于司法机构是代表国家执行法律、裁决纠纷,司法具有权威性,实际上表明了法律的权威性。司法的权威性正是司法能够有效运作、并能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基础和前提1。在司法公信力处于良好的状态下,司法决定或裁判就容易被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所接受,社会公众就会相信法律、相信司法、支持司法、尊重司法,司法权威就能得到真正维护。

  2.培育法律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2“法律从制度落实为民众的自觉行动,从外在的法律强制转化为民众内在的心理认同,从“他律”走向“自律”,都离不开法律信仰的确立和培育。”3在司法公信力处于良好的状态下,人们就会亲近法律,就会相信司法途径是有效解决矛盾纠纷的重要途径,法律就容易被内化和升华为人们心中的一种传统和精神,一旦绝大多数公民心中有了法律精神,并用法律精神来指引自己的行为,社会整体的法律信仰便油然而生。

  3.促进社会稳定。人类解决纠纷与矛盾的方法不外乎两大类:一是公力救济;一为私力救济。在现实生活中,决定公民选择司法手段而非其它手段来解决纠纷的因素是复杂的。公民在有可能和有能力选择是否将纠纷引入司法领域的前提下,不仅仅考虑到国家和法律的权威性,还要考虑到诸如司法效率、司法公正、司法效益等因素。如果公众普遍缺乏信任,必然导致大量应该由公力救济手段来解决的纠纷而流向私力救济一方,这必将影响国家政治局面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司法机关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和维护者,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化身。通过公正司法,获得社会公众的信任,才能使社会纠纷最终通过法律的渠道得以化解,实现司法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的职能目的。否则,将会导致上访、缠诉的增多,甚至有的通过私力报复对方,激发新的社会矛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司法公信力有利于构建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

  二、我国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现状

  2011 年3 月11 日王胜俊院长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各级法院全年接待信访1 066 687人次,同比减少21.43%。事实说明,社会公众对司法的满意度增加,我国司法的公信力在进一步提高。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和纠纷的增多,也促使人们对司法抱有更多的期待,然而现实生活中,法官、检察官的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屡见不鲜;媒体不断曝光的“法律白条”、“案结事不了” 的现象正顽固地困扰着司法机关;河南的“赵作海案”恍若昨天;“拍卖判决书”仍让我们心有余悸,因为我们深知,判决书拍卖的不只是判决,还是一个国家法院的司法公信力,拍卖的是公众对对司法的期待和信任;一些认为“赢了官司却输了钱” 的诉讼当事人也正对司法公正表现出强烈的不信任。

  (二)影响我国法院司法公信力的原因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群众法律意识增强, 整个社会对法院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司法公信力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法院公信力在某种程度上的降低给法院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 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司法权地方化。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司法权从中央到地方都应遵循统一的法制。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是国家设在地方的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自上而下适用统一的法律规范,平等地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利益。虽然宪法确立了法院的地位,民间将法院、检察院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也俗称为“一府两院”,说明法院、检察院与地方政府地位等同,没有上下隶属之分,从而保证法院司法权的独立性,但设在地方的各级人民法院因其人、财、物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仍受当地政府的牵制,导致司法权地方化倾向严重。设在地方的各级人民法院因其人员的进出和办公经费均依赖于当地政府的批准和拨款,这就使得法院在行驶国家司法权力的过程中易受当地政府的影响、干预乃至控制,不能独立、公正地行驶司法权、审判权,以致司法公正难以实现,从而在民众心目中造成司法独立是浪得虚名、法院是政府的法院、法官判案不是法律最大而是人情最大的不良印象。4

  2.法官素质参差不齐。法官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司法的公正性。培根说过:“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害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却把公正的源头败坏了。”社会公众渴望公平正义是理所当然的,作为掌控法律天平的法官实现群众的这一愿望也是理所当然的义务和责任,在任何一个社会,法官都应是社会正义的保障。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法官队伍现状与公众的期许、与司法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长期以来,我国司法界的专业化程度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法官队伍中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职业操守有待提高,仍存在着未受过法律专业熏陶、未通过法律职业考试的人拥有法官的身份办案,也存在着部分法官未正确树立起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的职业操守,办人情案、关系案的现象时有发生,着均着民众对司法人员的总体评价,进而影响对司法的信任度。

  3.司法公开有待进一步深化。大家都知道,正义不仅要实现,更要以看的见得方式实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司法信息公开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理所当然,除法律有明确的特别规定外,法院的一切司法行为都必须以诉讼当事人以及社会公众看得见的方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社会公众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以公开促进公正,以公正赢得公信。但司法实践中,一部分案件起诉到法院,却被告知不予立案,但不告知原因;还有,我国的法律规定,除特殊情况外,审判过程是公开的,但事实上做的并不是很满意;侵犯当事人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的情形时有发生。总之,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众对法院的满意度,造成了司法公信力的下降。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法院的司法行为必须在阳光下运行。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法院的司法公信力,提升法院的司法权威,必须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的相关内容。

  4.司法民主有待进一步强化。如果说司法公开有待进一步深化,那么接下来就要探讨司法民主了,因为权力是互相制约的,所以还需要除法院本身之外的参与主体,也即要有民意的参与。虽最高人民法院在2009年就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但由于司法实践中相应的民意沟通与转化机制或缺位或落实不到位,从而削弱了司法的民主化程度。一方面,人民陪审员参审机制有待进一步强化,近年来人民陪审员的参审案件比率也有待提高;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的现象也一定范围内存在,陪审员实质参与案件审理的积极性、参与程度以及保障措施等均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如果说在封闭状态的司法运行过程中是由司法精英主导的话,那么在开放状态下的司法运行过程中增加了“群众感觉”这一变量后,体制外的社会公众特别是网络公众将成为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动力来源。因此,无论是陪审制还是公众参与,都需要进一步强化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法院的司法公信力。

  三、提升我国法院司法公信力的路径选择

  提升司法公信力,应当充分考虑当前影响司法公信力提升的各种因素,遵循司法活动的规律,多措并举。

  (一)保证司法独立

  改变司法权力地方化现象,使法院的人事权与财政权独立于地方,阻断地方党政机关或者地方利益团体对法院司法工作的不正当控制与干扰。要真正确立起司法机关的宪法地位,确保司法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首先在司法资源的供给上,要确立司法经费单列,中央统一拨款的体制,每年将司法经费列入国家预算,经全国人大批准后,国务院统一拨款,由最高司法机关统一支配和管理,使各级人民法院在财和物上真正摆脱地方政府的束缚,从而保证司法的独立性。其次改革法官的招录和任命制度,法院的编制、法官招录人数变地方决定为国家决定,法官的任命变地方任命为国家任命,确保法官的独立性,彻底防止地方势力对司法的干扰。

  (二)提高法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