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发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会计核算手续的通知

时间:2024-07-12 16:49:0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29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发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会计核算手续的通知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发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会计核算手续的通知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重庆、武汉、沈阳、大连、哈尔滨、广州、西安市分行,深圳特区分行:
根据我行(84)银发字第244号《关于下发商业汇票承兑、贴现暂行办法的通知》,制订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会计核算手续》,现发给你们,请转发所属各行,结合办法,认真组织学习,并积极作好准备,以利于此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契约、贴现凭证请各专业银行按照所附的格式印制;商业承兑汇票,可以由各专业银行自行印制,也可以请各专业银行提出要求,由企业印制。
商业汇票在同城范围内使用的,由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重庆、武汉、沈阳、大连、哈尔滨、广州、西安、深圳市分行结合同城结算和票据交换的规定和处理手续补充规定。在会计核算手续方面,专业银行在不影响联行之间处理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结合各自现行的
会计制度,作补充规定。
执行中的问题,请及时报告人民银行总行。

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会计核算手续

一、商业承兑汇票的处理手续
(一)收款人开户银行的处理手续
收款人对将要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以下简称汇票),应匡算至付款人开户银行的邮程,提前委托开户银行收款,并填制异地邮划或电划委托收款结算凭证,在“委托收款凭据名称”栏注明“商业承兑汇票”及其号码,汇票作为收款凭据,一并送交开户银行。银行审查后,在委托收款
凭证各联上加盖“承兑汇票”戳记。其余手续按照发出委托收款结算凭证的处理手续处理。第二联委托收款凭证单独保管,并登记发出委托收款结算凭证登记簿。
(二)付款人开户银行的处理手续
付款人开户银行接到收款开户银行寄来的委托收款凭证及汇票时,经审核无误,于汇票到期日,按照以下情况处理:
1.付款人的银行帐户有足够款项支付的,第三联委托收款凭证作付出传票,汇票加盖转讫章作附件,并按照委托收款按期付款的处理手续办理划款。第五联委托收款凭证加盖业务公章作为付款通知交给付款人。其会计分录为:
(收) 联行往帐(或分行、支行辖内往来)科目
(付) ××科目付款人帐户
2.付款人的银行帐户款项不足支付的,在委托收款人凭证备注栏注明“付款人无款支付”字样,并加盖业务公章,仍后按照委托收款人结算的无款支付处理手续,将委托收款凭证和汇票,退回收款人开户银行。同时按照票面金额的百分之一向付款人收取罚金。
应设立登记簿,逐笔登记汇票的支付和汇票的退回。
(三)收款人开户银行的处理手续
1.收款人开户银行接到付款人开户银行寄来的联行报单和委托收款凭证或拍来电报,按照委托收款结算的款项划回处理手续处理。其会计分录为:
(收) ××科目 收款人户
(付) 联行来帐(或分行、支行辖内往来)科目
2.收款人开户银行接到付款人开户银行退回无款支付的委托收款凭证及其汇票,按照委托收款结算退回凭证的处理手续,将委托收款凭证和汇票退给收款人。
同时销记“发出委托收款结算凭证登记簿”。

二、银行承兑汇票的处理手续
(一)承兑银行办理汇票承兑处理手续
承兑申请人对收款人或本人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附式一,以下简称汇票),申请开户银行承兑时,应在汇票第一、二联上注明承兑银行名称及申请日期,并在“承兑申请人盖章处”盖章,同时填制一式三联银行承兑契约(附式二),随同第一、二、三联汇票及购销合同送交承兑银行

承兑银行接到汇票及其有关凭证,按有关政策规定审查同意后,即可与承兑申请人签署“银行承兑契约”,一联银行信贷部门留存,另一联及其副本和三联汇票一并交银行会计部门。
会计部门对汇票、契约审核无误后,在第一、二、三联汇票上注明承兑契约编号,并在第二联汇票“承兑银行盖章处”加盖全国联行专用章或省辖联行专用章后,将第二、三联汇票连同一联承兑契约交给承兑申请人。同时,按照承兑契约规定向承兑申请人收取承兑手续费。
然后根据第一联汇票填制银行承兑汇票表外科目收入传票,登记表外科目登记簿,并将第一联汇票卡片和承兑契约副本专夹保管。其会计分录为:
(收入) 银行承兑汇票 (表外科目)
承兑银行对银行承兑汇票登记簿的余额要经常与保存的第一联汇票进行核对,以保证金额相符。
(二)收款人开户银行代付汇票处理手续
收款人开户银行接到收款人交来将要到期的第二、三联汇票和两联进帐单时,应当认真审查:
1.银行承兑汇票和汇票解讫通知是否通时提交(缺少任何一联即不予受理);
2.汇票上的承兑银行签章是否真实;
3.汇票内容有无涂改,收款人是否在背面盖章。
经审查无误后,第一联进帐单加盖转讫章代收帐通知交给收款人,第二联进帐单代收入传票,第二联银行承兑汇票作付出传票。其会计分录为:
(收) ××科目 收款人户
(付) 联行往帐(或分行、支行辖内往来)科目
然后,在汇票解讫通知上加盖转讫章,随联行代付报单寄给承兑银行。
(三)承兑银行支付汇票款的处理手续
1.承兑银行应每天查看汇票的到期情况,对到期的汇票,应于到期日(遇例假日顺延)向承兑申请人收取票款。填制三联特种转帐传票,并在“转帐原因”栏注明“根据××号汇票划转票款”,一联代收入传票,一联代付出传票,另一联加盖业务公章后,代支款通知交给承兑申请人

。其会计分录为:
(收) 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科目 承兑申请人户
(付) ××科目 承兑申请人户
承兑申请人帐户无款或不足支付时,应转入该承兑申请人的逾期贷款户,并在给承兑申请人的支款通知上注明转入逾期贷款户的金额。其会计分录为:
(收) 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科目 承兑申请人户
(付) ××科目 承兑申请人逾期贷款户
或(付) ××科目 承兑申请人户
(付) ××科目 承兑申请人逾期贷款户
另填制银行承兑汇票表外科目付出传票,销记表外科目登记簿。其会计分录为:
(付出) 银行承兑汇票(表外科目)
2.承兑银行接到收款人开户银行寄来的联行代付报单以及汇票解讫通知时,抽出专夹保管的汇票卡片和承兑契约副本,经核对确系本行承兑的,与代付报单金额相符,即以汇票卡片(汇票解讫通知作为附件)作付出传票。其会计分录为:
(收) 联行来帐(或分行、支行辖内往来)科目
(付) 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 承兑申请人户

三、汇票贴现的处理手续
(一)银行贴现的处理手续
收款人需要持未到期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应根据汇票填制一式五联贴现凭证(附式三),第一联上加盖预留银行印鉴,连同汇票送交银行。银行信贷部门按照信贷政策审查,符合条件的,在贴现凭证“银行审批栏”签注“同意”字样,并加盖有关人员
印章后。送交会计部门。
会计部门接到汇票和贴现凭证后,按照以上二、(二)有关审查的要求审核无误,贴现凭证的填写与汇票核对相符。按照规定的贴现率计算出贴现利息和实付贴现金额。其计算方法是:
贴现利息=贴现金额×贴现天数×(月贴现率÷30天)
实付贴现金额=贴现金额-贴现利息
然后在贴现凭证有关栏填上贴现率、贴现利息和实付贴现金额。
贴现凭证第一联代贴现科目付出传票,第二、三联分别作××科目和营业收入科目的收入传票,第四联加盖转讫章交给贴现申请人,第五联和汇票按到期日顺序排列,专夹保管。其会计分录为:
(收) ××科目 贴现申请人户
(收) 营业收入科目 利息收入户
(付) 贴现科目 商业汇票户
(二)汇票贴现到期收回处理手续
贴现银行应经常查看贴现到期的情况,并分别以下不同情况处理:
1.贴现的是商业承兑汇票。贴现银行应作为收款人,匡算邮程,提前填制异地委托收款凭证向付款人收取票款。并将第五联贴现凭证作为第二联委托收款凭证的附件存放,其余处理手续可以比照一、(一)项办理。
付款人开户银行收到寄来的委托收款凭证和汇票,其支付款项或不足款项支付的处理手续,可以按照一、(二)项办理。
贴现银行在款项划回时,处理手续可以按照一、(三)项办理。其会计分录为:
(收) 贴现科目 商业汇票户
(付) 联行来帐(或分行、支行辖内往来)科目
贴现银行收到付款人开户银行退回的委托收款凭证和汇票时,对已贴现的金额,从汇票到期日起,按逾期贷款处理。另填制两联特种转帐传票,在“转帐原因”栏注明“未收回××号汇票款,贴现款转入逾期贷款户”,一联代××科目付出传票,另一联加盖转讫章代逾期贷款通知随同
汇票交给贴现申请人。第五联贴现凭证作贴现科目收入传票。其会计分录为:
(收) 贴现科目 商业汇票户
(付) ××科目 贴现申请人逾期贷款户
2.贴现的是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银行可以按照二、(二)项划付款项的处理手续办理。第五联贴现凭证作贴现科目收入传票,银行承兑汇票作付出传票。其会计分录为:
(收) 贴现科目 商业汇票户
(付) 联行往帐(或分行、支行辖内往来)科目
承兑银行支付票款的处理手续按照二、(三)项办理。

四、承兑汇票遗失或未使用注销处理手续
商业承兑汇票遗失或未使用注销,由收付双方联系处理。银行承兑汇票遗失或未使用注销,可由承兑申请人备函说明原因,并附第四联银行承兑汇票(未使用注销的交回第二、三联银行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注销。银行从专夹中抽出该份第一联银行承兑汇票和承兑契约副本核对相符
后,遗失的汇票须待汇票到期又逾一个月之后,在第一、四联汇票备注栏和承兑契约副本上注明“遗失注销”字样,将第四联汇票加盖业务公章退交承兑申请人,未使用的汇票在一、三联汇票备注栏和承兑契约副本上注明“未用注销”字样,将第三联汇票加盖业务公章退交承兑申请人。第
一联汇票(第二联汇票作附件)代银行承兑汇票表外科目付出传票,销记表外科目登记簿。其会计分录为:
(付出) 银行承兑汇票 (表外科目)
(附式一之1)
银行承兑汇票(卡片)(1)
签发日期 年 月 日 第 号 汇票号码
┌──┬────┬────────────┬──┬────┬────────────────────────┐
│ 收 │全 称 │ │ │ 全 称 │ │
│ ├────┼────────────┤承申├────┼────────────────────────┤此
│ 款 │帐 号 │ │ 请│ 帐 号│ │联
│ ├────┼───┬───┬────┤兑人├────┼───┬───┬────────────────┤承
│ 人 │开户银行│ │ 行号 │ │ │开户银行│ │ 行号 │ │兑
├──┴────┼───┴───┴────┴──┴────┴───┴┬─┬┴┬─┬─┬─┬─┬─┬─┬─┬─┤银
│ │ 人 民 币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行
│ 汇票金额 │ ├─┼─┼─┼─┼─┼─┼─┼─┼─┼─┤支
│ │ (大写) │ │ │ │ │ │ │ │ │ │ │付
├───────┼──────────┬────────┬─────┴─┴─┴─┴─┴─┴─┴─┴─┴─┴─┤票
│汇票到期日 │ │交易合同号码 │ │款
├───────┴──────────┼────────┼─────────────────────────┤时
│ 本汇票请你行承兑,此项汇票款我 │承兑契约编号 │ │作
│单位按承兑契约于到期前足额交存你行,├────────┴────┬────────────────────┤付
│到期请予支付。 │ │ 会计分录: │出
│ 此致 │ │ │传
│......承兑银行 │ │(付)___________ │票
│ │ │ │。
│ │ │对方科目(收)________ │
│ 承兑申请人盖章 │ │ │
│ 年 月 日 │ │转帐 │
├──────────────────┤ 汇票签发人盖章 │日期__年__月__日 │
│ 备注: │ 负责___经办__ │复核______记帐_______ │
└──────────────────┴─────────────┴────────────────────┘
白纸墨油 (10×17.5公分)
(附式一之2)
银 行 承 兑 汇 票 (2)

签发日期 年 月 日 第 号 汇票号码
┌──┬────┬────────────┬──┬────┬────────────────────────┐
│ 收 │全 称 │ │ │ 全 称 │ │
│ ├────┼────────────┤承申├────┼────────────────────────┤
│ 款 │帐 号 │ │ 请│ 帐 号│ │
│ ├────┼───┬───┬────┤兑人├────┼───┬───┬────────────────┤此款
│ 人 │开户银行│ │ 行号 │ │ │开户银行│ │ 行号 │ │联时
├──┴────┼───┴───┴────┴──┴────┴───┴┬─┬┴┬─┬─┬─┬─┬─┬─┬─┬─┤收作
│ │ 人 民 币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款联
│ 汇票金额 │ ├─┼─┼─┼─┼─┼─┼─┼─┼─┼─┤人行
│ │ (大写) │ │ │ │ │ │ │ │ │ │ │开往
├───────┼──────────┬────────┬─────┴─┴─┴─┴─┴─┴─┴─┴─┴─┴─┤户帐
│汇票到期日 │ 年 月 日│交易合同号码 │ │银付
├───────┴──────────┼────────┼─────────────────────────┤行出
│ 本汇票送请贵行承兑,并确认银行 │承兑契约编号 │ │向转
│“商业汇票承兑、贴现暂行办法”和承 ├────────┴────┬────────────────────┤承票
│兑契约的各项规定。 │ │会计分录: │兑。
│此致 │ │ │银
│......(承兑银行) │ │(付)____________ │行
│ │ │ │收
│ 承兑申请人盖章 │ │对方科目(收)________ │取
│ │ │ │票
│ 年 月 日 │ │转帐 │
├──────────────────┤汇票签发人盖章 │日期___年___月___日 │
│本汇票经本行承兑,到期日由本行付交。│ │ │
│ 承兑银行盖章 │负责__经办__ │复核______记帐____ │
│ 年 月 日 │ │ │
└──────────────────┴─────────────┴────────────────────┘
白纸绿化纹蓝油墨 (10×17.5公分)
本联背面印:
注意事项
一、承兑申请人使用本汇票不准流通转让,不准涂改、伪造。
二、收款人必须将本汇票和解讫通知同时提交收款人开户银行。
三、承兑申请人应按照承竞契约的规定于本汇票到期前将票款足额交存承兑银行。如到期帐户余额不足支
付时,银行比照空头支票处以罚款。
收款人背书:
(附式一之3)
银行承兑汇票(解讫通知)(3)
签发日期 年 月 日 第 号 汇票号码
┌──┬────┬────────────┬──┬────┬────────────────────────┐
│ 收 │全 称 │ │ │ 全 称 │ │此银
│ ├────┼────────────┤承申├────┼────────────────────────┤联行
│ 款 │帐 号 │ │ 请│ 帐 号│ │收,
│ ├────┼───┬───┬────┤兑人├────┼───┬───┬────────────────┤款承
│ 人 │开户银行│ │ 行号 │ │ │开户银行│ │ 行号 │ │人兑
├──┴────┼───┴───┴────┴──┴────┴───┴┬─┬┴┬─┬─┬─┬─┬─┬─┬─┬─┤开银
│ │ 人 民 币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户行
│ 汇票金额 │ ├─┼─┼─┼─┼─┼─┼─┼─┼─┼─┤银作
│ │ (大写) │ │ │ │ │ │ │ │ │ │ │行付
├───────┼──────────┬────────┬─────┴─┴─┴─┴─┴─┴─┴─┴─┴─┴─┤收出
│汇票到期日 │ 年 月 日 │交易合同号码 │ │取传
├───────┴──────────┼────────┼─────────────────────────┤票票
│ │承兑契约编号 │ │款附
│ ├────────┴─────────────────────────┤时件
│ │ │随。
│ 收款人开户银行(盖章) │ │报
│ │ │单
│ 复核___会计___ │ 汇票签发人盖章 │寄
│ │ │回
│ │ 负责___经办___ │承
│ │ │兑
├──────────────────┤ │
│ 备注: │ │
└──────────────────┴──────────────────────────────────┘
白纸蓝油墨 (10×17.5公分)
(附式一之4)
银行承兑汇票(存根)(4)

签发日期 年 月 日 第 号 汇票号码
┌──┬────┬────────────┬──┬────┬────────────────────────┐
│ 收 │全 称 │ │ │ 全 称 │ │
│ ├────┼────────────┤承申├────┼────────────────────────┤此
│ 款 │帐 号 │ │ 请│ 帐 号│ │联
│ ├────┼───┬───┬────┤兑人├────┼───┬───┬────────────────┤签
│ 人 │开户银行│ │ 行号 │ │ │开户银行│ │ 行号 │ │发
├──┴────┼───┴───┴────┴──┴────┴───┴┬─┬┴┬─┬─┬─┬─┬─┬─┬─┬─┤人
│ │ 人 民 币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存
│ 汇票金额 │ ├─┼─┼─┼─┼─┼─┼─┼─┼─┼─┤查
│ │ (大写) │ │ │ │ │ │ │ │ │ │ │。
├───────┼──────────┬────────┬─────┴─┴─┴─┴─┴─┴─┴─┴─┴─┴─┤
│汇票到期日 │ 年 月 日 │交易合同号码 │ │
├───────┴──────────┼────────┼─────────────────────────┤
│ 备注: │承兑契约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负责___经办___ │
└──────────────────┴──────────────────────────────────┘
白纸墨油墨 (10×17.5公分)
(附式二)
┌───────────────────────────────────┐
│ │
│ 银行承兑契约(1) │
│ │
│ 编号:_______ │
│ │
│银行承兑汇票的内容: │
│ 收款人全称___________付款人全称__________ │
│ 开 户 银 行__________开 户 银 行__________ │
│ 帐 号__________帐 号__________ │
│ 汇 票 号 码___________汇票金额(大写)________ │
│ 签发日期___年___月___日 到期日期___年___月___日 │
│ 以上承兑汇票经承兑银行承兑,承兑申请人(下称申请人)愿遵守银行《商│
│业汇票承兑、贴现暂行办法》的规定及下列条款: │
│ 一、申请人于汇票到期日前将应付票款足额交存承兑银行。 │
│ 二、承兑手续费按票面金额千分之 计算,在银行承兑时付清。 │
│ 三、承兑汇票如发生任何交易纠纷,均由收付双方自行处理,票款于到期 │
│前仍按第一条办理不误。 │
│ 四、承兑汇票到期,承兑银行凭票支付票款,如到期日之前申请人不能 │
│足额交付票款时,承兑银行对不足支付的部分的票款转作逾期贷款。 │
│ 五、承兑汇票款付清后,本契约始自动失效。 │
│ 本契约第一、二联分别由承兑银行和申请人存执,契约副本由银行会计部门│
│存查。 │
│ │
│ 承兑申请人________(盖章) │
│ 承兑银行_________(盖章) │
│ 订立承兑契约日期___年___月___日 │
│ │
│ │
└───────────────────────────────────┘
注:本契约共印三联。在“银行承兑契约”之后,第二联加印(2),第
三联加印“副本”字样。
(附式三之1)
贴现凭证(代申请书)(1)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第 号
┌──┬────┬───────────────────────┬──┬────┬──────┬──┬──────────┐
│ 申 │名 称│ │ │种 类│ │号码│ │
│ ├────┼───────────────────────┤贴现├────┼──────┴──┴──────────┤
│ 请 │帐 号│ │ │ 发票日 │ 年 月 日 │
│ ├────┼───────────────────────┤汇票├────┼────────────────────┤此
│ 人 │开户银行│ │ │ 到期日 │ 年 月 日 │联
├──┴────┼──┬────────────────────┼──┼────┴────┬────┬──────────┤作
│ 汇票承兑人 │名称│ │帐号│ │开户银行│ │银
│(或 银 行)│ │ │ │ │ │ │行
├───────┼──┴────────────────────┴──┴─────┬─┬─┼─┬─┬┴┬─┬─┬─┬─┬─┤汇
│汇 票 金 额│人 民 币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票
│ │ ├─┼─┼─┼─┼─┼─┼─┼─┼─┼─┤贴
│(即贴现金额)│(大 写) │ │ │ │ │ │ │ │ │ │ │现
├───┬───┼────┬─┬─┬─┬─┬─┬─┬─┬─┬─┬─┬───────┼─┼─┼─┼─┼─┼─┼─┼─┼─┼─┤付
│贴现率│ │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出
│ │ ‰ │贴现利息├─┼─┼─┼─┼─┼─┼─┼─┼─┼─┤实付贴金额 ├─┼─┼─┼─┼─┼─┼─┼─┼─┼─┤传
│每 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票
├───┴───┴────┼─┼─┴─┴─┴─┴─┴─┴─┴─┴─┴─────┬─┴─┴─┴─┴─┴─┴─┴─┴─┴─┴─┤
│ 兹根据你行“商业汇 │ │ │ 会计分录: │
│票承兑,贴现暂行办法” │银│ │ (付)__________ │
│的规定,附送承兑汇票申请│ │ │ 对方科目(收)_______ │
│贴现,请核准。 │行│ │ │
│ 此致 │ │ │ │
│ │审│ │ │
│ ....(贴现银行) │ │ │ │
│ │批│ │ │
│ 申请人盖章 │ │ 负责人_______信贷员_______ │ 复核_____记帐______ │
│ │ │ │ │
└────────────┴─┴───────────────────────┴─────────────────────┘
白纸墨油墨 (10×17.5公分)
(附式三之2)
贴现凭证(收入凭证)(2)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第 号
┌──┬────┬───────────────────────┬──┬────┬──────┬──┬──────────┐
│ 申 │名 称│ │ │种 类│ │号码│ │
│ ├────┼───────────────────────┤贴现├────┼──────┴──┴──────────┤
│ 请 │帐 号│ │ │ 发票日 │ 年 月 日 │
│ ├────┼───────────────────────┤汇票├────┼────────────────────┤此
│ 人 │开户银行│ │ │ 到期日 │ 年 月 日 │联
├──┴────┼──┬────────────────────┼──┼────┴────┬────┬──────────┤银
│ 汇票承兑人 │名称│ │帐号│ │开户银行│ │行
│(或 银 行)│ │ │ │ │ │ │作
├───────┼──┴────────────────────┴──┴─────┬─┬─┼─┬─┬┴┬─┬─┬─┬─┬─┤贴
│汇 票 金 额│人 民 币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现
│ │ ├─┼─┼─┼─┼─┼─┼─┼─┼─┼─┤申
│(即贴现金额)│(大 写) │ │ │ │ │ │ │ │ │ │ │请
├───┬───┼────┬─┬─┬─┬─┬─┬─┬─┬─┬─┬─┬───────┼─┼─┼─┼─┼─┼─┼─┼─┼─┼─┤人
│贴现率│ │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帐
│ │ ‰│贴现利息├─┼─┼─┼─┼─┼─┼─┼─┼─┼─┤实付贴金额 ├─┼─┼─┼─┼─┼─┼─┼─┼─┼─┤户
│每 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
├───┴───┴────┼─┼─┴─┴─┴─┴─┴─┴─┴─┴─┴─────┬─┴─┴─┴─┴─┴─┴─┴─┴─┴─┴─┤入
│ │ │ │ 会计分录: │传
│备注: │银│ │ (付)__________ │票
│ │ │ │ 对方科目(收)_______ │
│ │行│ │ │
│ │ │ │ │
│ │审│ │ │
│ │ │ │ │
│ │批│ │ │
│ │ │ │ 复核_____记帐______ │
│ │ │ │ │
└────────────┴─┴───────────────────────┴─────────────────────┘
白纸红油墨 (10×17.5公分)
(附式三之3)
贴现凭证(收入凭证)(3)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第 号
┌──┬────┬───────────────────────┬──┬────┬──────┬──┬──────────┐
│ 申 │名 称│ │ │种 类│ │号码│ │
│ ├────┼───────────────────────┤贴现├────┼──────┴──┴──────────┤
│ 请 │帐 号│ │ │ 发票日 │ 年 月 日 │此
│ ├────┼───────────────────────┤汇票├────┼────────────────────┤联
│ 人 │开户银行│ │ │ 到期日 │ 年 月 日 │银
├──┴────┼──┬────────────────────┼──┼────┴────┬────┬──────────┤行
│ 汇票承兑人 │名称│ │帐号│ │开户银行│ │作
│(或 银 行)│ │ │ │ │ │ │贴
├───────┼──┴────────────────────┴──┴─────┬─┬─┼─┬─┬┴┬─┬─┬─┬─┬─┤现
│汇 票 金 额│人 民 币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利
│ │ ├─┼─┼─┼─┼─┼─┼─┼─┼─┼─┤息
│(即贴现金额)│(大 写) │ │ │ │ │ │ │ │ │ │ │收
├───┬───┼────┬─┬─┬─┬─┬─┬─┬─┬─┬─┬─┬───────┼─┼─┼─┼─┼─┼─┼─┼─┼─┼─┤入
│贴现率│ │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传
│ │ ‰ │贴现利息├─┼─┼─┼─┼─┼─┼─┼─┼─┼─┤实付贴金额 ├─┼─┼─┼─┼─┼─┼─┼─┼─┼─┤票
│每 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 │ │ │ 会计分录: │
│ │银│ │ (付)__________ │
│ │ │ │ 对方科目(收)_______ │
│ │行│ │ │
│ │ │ │ │
│ │审│ │ │
│ │ │ │ │
│ │批│ │ │
│ │ │ │ 复核_____记帐______ │
│ │ │ │ │
└────────────┴─┴───────────────────────┴─────────────────────┘
白纸粉红油墨 (10×17.5公分)
(附式三之4)
贴现凭证(收帐通知)(4)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第 号
┌──┬────┬───────────────────────┬──┬────┬──────┬──┬──────────┐
│ 申 │名 称│ │ │种 类│ │号码│ │
│ ├────┼───────────────────────┤贴现├────┼──────┴──┴──────────┤
│ 请 │帐 号│ │ │ 发票日 │ 年 月 日 │此
│ ├────┼───────────────────────┤汇票├────┼────────────────────┤联
│ 人 │开户银行│ │ │ 到期日 │ 年 月 日 │银
├──┴────┼──┬────────────────────┼──┼────┴────┬────┬──────────┤行
│ 汇票承兑人 │名称│ │帐号│ │开户银行│ │给
│(或 银 行)│ │ │ │ │ │ │贴
├───────┼──┴────────────────────┴──┴─────┬─┬─┼─┬─┬┴┬─┬─┬─┬─┬─┤现
│汇 票 金 额│人 民 币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申
│ │ ├─┼─┼─┼─┼─┼─┼─┼─┼─┼─┤请
│(即贴现金额)│(大 写) │ │ │ │ │ │ │ │ │ │ │人
├───┬───┼────┬─┬─┬─┬─┬─┬─┬─┬─┬─┬─┬───────┼─┼─┼─┼─┼─┼─┼─┼─┼─┼─┤的
│贴现率│ │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收
│ │ ‰│贴现金额├─┼─┼─┼─┼─┼─┼─┼─┼─┼─┤实付贴金额 ├─┼─┼─┼─┼─┼─┼─┼─┼─┼─┤帐
│每 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
├───┴───┴────┼─┼─┴─┴─┴─┴─┴─┴─┴─┴─┴─────┬─┴─┴─┴─┴─┴─┴─┴─┴─┴─┴─┤知
│ 上述款项已转入你单位│ │ │ │
│帐户。 │银│ │ │
│ │ │ │ │
│ 此致 │行│ │ │
│ │ │ │ │
│ │审│ │ │
│ 银行盖章 │ │ │ │
│ │批│ │ │
│ 年 月 日 │ │ │ │
│ │ │ │ │
└────────────┴─┴───────────────────────┴─────────────────────┘
白纸棕油墨 (10×17.5公分)
(附式三之5)
贴现凭证(到期卡)(5)
填写日期 年 月 日 第 号
┌──┬────┬───────────────────────┬──┬────┬──────┬──┬──────────┐
│ 申 │名 称│ │ │种 类│ │号码│ │
│ ├────┼───────────────────────┤贴现├────┼──────┴──┴──────────┤
│ 请 │帐 号│ │ │ 发票日 │ 年 月 日 │
│ ├────┼───────────────────────┤汇票├────┼────────────────────┤
│ 人 │开户银行│ │ │ 到期日 │ 年 月 日 │
├──┴────┼──┬────────────────────┼──┼────┴────┬────┬──────────┤此汇
│ 汇票承兑人 │名称│ │帐号│ │开户银行│ │联票
│(或 银 行)│ │ │ │ │ │ │会贴
├───────┼──┴────────────────────┴──┴─────┬─┬─┼─┬─┬┴┬─┬─┬─┬─┬─┤计现
│汇 票 金 额│人 民 币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部收
│ │ ├─┼─┼─┼─┼─┼─┼─┼─┼─┼─┤门入
│(即贴现金额)│(大 写) │ │ │ │ │ │ │ │ │ │ │按传
├───┬───┼────┬─┬─┬─┬─┬─┬─┬─┬─┬─┬─┬───────┼─┼─┼─┼─┼─┼─┼─┼─┼─┼─┤到票
│贴现率│ │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 │千│百│十│万│千│百│十│元│角│分│期。
│ │ ‰│贴现金额├─┼─┼─┼─┼─┼─┼─┼─┼─┼─┤实付贴金额 ├─┼─┼─┼─┼─┼─┼─┼─┼─┼─┤日
│每 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排
├───┴───┴────┼─┼─┴─┴─┴─┴─┴─┴─┴─┴─┴─────┬─┴─┴─┴─┴─┴─┴─┴─┴─┴─┴─┤列
│备注: │ │ │ 会计分录: │保
│ │银│ │ (付)__________ │管
│ │ │ │ 对方科目(收)_______ │,
│ │行│ │ │到
│ │ │ │ │期
│ │审│ │ │日
│ │ │ │ │作
│ │批│ │ │
│ │ │ │ 复核_____记帐______ │
│ │ │ │ │
└────────────┴─┴───────────────────────┴─────────────────────┘
白纸红油墨 (10×17.5公分)



1985年3月25日

中共白银市委、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银市文明县区建设管理办法》等五个管理办法的通知

甘肃省中共白银市委 白银市人民政府


市委发〔2007〕46号


中共白银市委、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白银市文明县区建设管理办法》等五个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党委、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白银市文明县区建设管理办法》、《白银市文明行业建设管理办法》、《白银市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白银市文明村镇建设管理办法》、《白银市文明社区建设管理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月十五日



白银市文明县区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我市文明县区的创建工作,不断提高文明县区创建工作质量,使创建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甘肃省文明城市建设管理办法》和《甘肃省文明县建设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建文明县区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是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提高公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载体,是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
第三条 市级文明县区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并取得优异成绩,能够在全市发挥示范作用的先进县区,是市委、市政府授予县区的最高综合性荣誉称号。
第四条 创建文明县区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动员广大群众共建共享,积极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明显提高,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促进县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第二章 评选标准
第五条 文明县区评选标准: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县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责任明晰,关系协调,配合密切,形成合力。县区文明办有单列的行政编制,人员落实、职级明确、经费独立。乡镇)、村、街道、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机构、制度健全,队伍稳定,经费落实。有明确的文明县区创建目标、计划,有具体的保障措施,有健全的评估表彰制度和奖励措施。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开拓创新,勤政廉政,依法办事,在创建工作中积极为群众办实事,精神文明建设绩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之中。有健全的监督制度,定期向人大、政协通报创建工作,并按规定办理相关的议案、提案;采取多种形式让群众了解创建工作情况,有群众寻访、听证会等形式的群众监督机制;积极支持新闻媒体发挥监督作用,对不文明现象进行曝光。投入机制健全,精神文明专项经费按人均0.2元列入财政预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项经费按人均1元列入财政预算,地方财政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认真执行文化经济政策,形成精神文明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
(二)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有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文明县区建设各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干部群众,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积极开展市(村)民教育,街道、单位、企业、乡村建有市(村)民学校,做到阵地、组织、计划、教材、师资五落实;对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教育形成制度,并得到落实。坚持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制定公民道德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制定市民文明守则、乡规民约等文明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诚信建设扎实有效,形成“知荣耻、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各种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得到有效抵制,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认真组织实施“白银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建立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计划、有措施、有阵地、有活动、有典型、有创新。
(三)创建活动卓有成效。县区党委、政府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明确的各类创建活动的工作标准、实施办法和长效管理措施;建立了完善的评选、考核、奖励制度。有线广播、电视等主要新闻媒体设有精神文明创建专题或专栏,基层单位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分别达到90%以上。坚持开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双拥先进乡镇联创活动,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持续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创建活动,促进城乡文明程度的整体提高。制定并实施创建管理办法,对各级各类文明单位实行科学管理、目标管理、分类管理、动态管理。广泛开展和谐机关、和谐单位、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着眼于增强干部群众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积极开展绿色县区、绿色行业、绿色单位、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街道、绿色矿山、绿色企业、绿色村镇、绿色公交、绿色军营、绿色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全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城乡共建、企地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共建活动,每年至少组织三次较大规模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开展诚信政府、诚信机关、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企业、诚信学校、诚信医院、诚信商场、诚信社区、诚信村镇、诚信家庭和“百城万店无假货”等创建活动,诚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和学习先进活动,注重培育、宣传先进典型,有重大典型被省、市媒体集中宣传。
(四)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坚持推行科教兴县区战略和人才强县区战略,科教文卫体事业投入逐年增加。综合性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开展科普活动,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普活动场所,主要新闻媒体有科普宣传栏目、节目,政府网站设有科普网页,建立全县性科普志愿者组织并正常开展活动;人均科普经费支出逐年增长。发展优质高中教育,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生的入学率、升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项教育成效显著。推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全面落实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政府部门定期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建立学校乱收费责任追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建立健全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入学长效机制和相关制度,并得到落实。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产业逐步形成,精神文化产品生产成绩显著。各类图书馆(室)、宣传文化中心(站、室)管理制度健全、管理工作有序,阵地作用发挥良好。自然、科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得力。积极推广和普及普通话,社会用语、用字规范文明。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方向正确,富有特色。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健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健全,政府有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有通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有严格的疫情通报和信息发布制度,有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就治体系。医德医风建设成效显著,为城乡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农村计划生育率控制在指标内,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城乡体育活动场所健全,设施完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五)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区规划科学合理,功能完善、富有特色,科学依法用地。乡镇建设布局合理、环境良好、美观舒适。村社建设有整体规划,居住条件改善,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无滥占耕地盖房和违章建筑。主要道路交通顺畅,无障碍设施,建设达到国家标准。街道无违章建设、无占道经营、无占道乱停乱放。公共交通稳步发展,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大于4.6标台。通讯普及率稳中有增,城市电话主线普及率(线/百人)大于20%,互联网用户数大于3%。文化设施建设逐步达标,县区图书馆为三级以上图书馆,每百人公共图书藏书量大于100册。县区档案馆为党委、政府指定的政务信息公开场所,达到省二级馆标准。县区文化馆为二级馆,并实施包片辅导制度。文化遗产定期维护、保存完好率大于90%。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大于0.1平方米。新闻事业健康有序,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5%以上,“村村通”覆盖率达到100%。商业服务网点设置合理、管理有序、整顿规范。绿化美化成效显著,绿化覆盖率大于15%。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效果显著,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大于1.5%。
(六)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建立了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机制的体制机制,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推进,农业不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得到保障,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不断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发展速度增快,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城镇化建设稳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扶贫力度不断加大,扶贫机制逐步完善,贫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征地规模从严控制,征地制度改革不断加快,补偿标准逐年提高,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得到保障,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得到有效解决。政府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政府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入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逐年加大,优先安排关系农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县区基本达到“四村”(村村通车、通电、通邮、通电话,村村有农民学校、有文化图书室、有卫生所、有体育场地,村村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村村道路硬化、四旁绿化、村容美化、环境净化)标准,真正把农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七)社会服务质量优良。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明显,各级党政机关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推行政务公开和政事分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为群众和基层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诚信政府建设扎实有效,形成社会对政府部门承诺的监督网络,促进政府公开、公平、公正的行使社会管理职能;政府在民事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严守契约,建立了企业信用评估机制和个人信用征信体系;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建立了打击假冒伪劣、走私贩私、欺诈经营行为的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全县区无影响恶劣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事件,无集中性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窝点和市场。执法部门公仆意识强,廉洁奉公,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严守纪律,办事效率高,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效果明显,无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等现象,对公务人员吃、拿、卡、要等违纪行为坚决惩处,社会形象良好。窗口行业服务宗旨明确,服务理念领先,服务态度端正,服务方式规范,服务技能过硬,服务纪律严明,服务项目齐全,服务设施完善,服务环境优美,服务效果良好,群众对行业风气的满意度达到85%以上。
(八)社会管理科学规范。社会管理不断完善,形成了党委领导、社会协同、公共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社会管理资源有效整合,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体现了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要求。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得到保障,干部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满意度增强。全面加强城镇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把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社会组织健全,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日益明显。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护机制,土地征用、城镇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结合。分类管理、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形成了统一抉择、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九)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法制教育年度有计划,年终有总结。领导干部、司法执法人员、生产经营管理人员、青少年的学法用法有安排、有考核,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市民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平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在基层得到落实。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各类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违法犯罪率控制在标准以内,大要案和恶性案件逐年下降,邪教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政府及派出机构普遍设立负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职部门,劳动监察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查处企业使用童工现象,孤残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和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虐待、不赡养老人案件发生率、家庭暴力投诉率每万户小于2%,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控制在万分之1.5以下,流动人口、出租屋、铁路护路联防、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扎实有效,80%以上的群众认为本县区治安状况好、安全感强。文化市场管理有序,无非法出版物市场及地下印制企业,及时取缔非法出版活动及非法出版物。广场、车站、码头、公园、影剧院、歌舞厅、网吧、农贸市场、宾馆饭店、商店等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严格,秩序井然。食品、药品、餐饮的卫生监管不断加强,不出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和药品,近两年无重大食物、药物中毒事故,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得到保障。珍惜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无滥砍、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无破坏生态事件。
(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和人均收入等经济综合指标均达到全市中上水平。脱贫致富成效明显,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就业、住房、购物、用电、用水、取暖、交通、通讯、医疗、上学、入托、娱乐等条件不断改善,达到全市中上水平。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收入分配秩序规范,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扩大,过高收入得到有效调节,非法收入坚决取缔。建立健全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交强保险基金征缴率大于9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再就业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成效显著,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对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不断完善,优抚安置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残疾人事业稳步发展,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多种形式的老龄服务成效明显,全社会慈善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不断完善。公益性活动机制完善,有广泛参与的全社会性的志愿者组织,能够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设有见义勇为基金,定期表彰见义勇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第三章 申报和评选
第六条 凡符合市级文明县区评选标准的县区,可自愿向市文明委提出申请,参加评选。市文明委组织有关部门择优对申报的县区进行实地考察和验收,并征询有关方面和群众意见后,提出正式表彰建议名单,在市级主要媒体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公示期满后,由市文明委委员会议审定,报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
第七条 连续两年以上保持市级文明县区荣誉称号的,符合省级文明县和文明城区评选条件的,可推荐其申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城区)、省级文明县(城区)和省级文明县标兵(文明城区标兵)。
第八条 市级文明县区的检查验收,主要采取抽查基层单位、察看环境建设、查阅文档资料、进行民主测评、听取工作汇报等方法进行。
第九条 市级文明县区推荐、审核工作要坚持客观标准,严格把关。凡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方面存在严重问题,防范邪教不力、“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发生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以及主要经济指标达不到全市先进水平的申报县区,均实行“一票否决”,取消推荐和评选资格。
第十条 市级文明县区的推荐和评选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申报的县区取消申报资格,已命名表彰的县区撤销荣誉称号并通报批评。
第四章 表彰和奖励
第十一条 市级文明县区每年命名表彰一次。在特殊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可直接命名表彰。
第十二条 市级文明县区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并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第十三条 市级文明县区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每五年为一个届期,与市委届期同步。每届期满后,获得荣誉称号的县区须重新参加新一届申报评选。
第十四条 各县区可从实际出发制定奖励办法,对在创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奖励。
第五章 管理和监督
第十五条 各级文明委(办)要切实做好创建文明县区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考评、监督及日常管理工作,积极研究和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第十六条 市文明办要加强文明县区的档案管理。档案内容包括:县区概况、创建工作安排、总结,申报审批表,有关创建活动的记录、照片、音像资料以及县重大变动情况,各类考核记录、奖惩记录等。
第十七条 获得市级文明县荣誉称号的县区须每年进行一次自查,并于年终向市文明办报送自查报告和测评数据。市文明委每年组织一次全面复查考评,符合标准的保留其荣誉称号;对于工作停滞不前、出现突出问题的,给予批评警告,限期整改;对于工作严重滑坡、出现重大问题的,及时报请市委、市政府批准后撤销其荣誉称号,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第十八条 被撤销文明县区荣誉称号的县区,两年内不得重新申报。经认真整改符合条件的,两年后方可在原级别重新申报。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文明委负责组织实施,各县区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和修订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市文明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白银市文明行业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全市文明行业的创建、评选、表彰工作,不断提高创建水平,使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甘肃省文明行业建设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建文明行业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行业的重要载体,是提高行业队伍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是保证行业建设和发展正确方向、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关系、促进行业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三条 市级文明行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并取得优异成绩,能够在全市发挥先进示范作用的行业,是市委、市政府授予行业的市级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
第四条 创建文明行业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和业务工作为中心,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加强诚信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推行优质规范服务和树立行业新风为重点,以建设学习型、诚信型、服务型、节约型、创新型、和谐型行业为目标,以“窗口”行业和“窗口”单位的创建工作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深入开展各类创建活动,推进行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第二章 评选标准
第五条 市级文明行业评选标准:
(一)组织领导有力,工作机制健全。行业领导班子能够认真学习、贯彻、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创建文明行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任期目标和管理考核,并常抓不懈。行业主管机关成立创建文明行业工作领导小组,行业内部有层层负责的领导责任机制、具体可行的目标管理机制、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严格规范的制度约束机制、全过程的考核机制、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和逐步递进的经费投入机制,做到机构健全、人员落实、计划周全、措施具体、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经费保证、工作到位,并取得明显实效。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办事公道,群众满意。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得到加强,近两年党组织建设受到上级党委的表彰。共青团、工会、妇联等群众组织工作做到编制、人员、经费、活动四落实,工作卓有成效。
(二) 思想教育深入,道德风尚良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全体干部职工,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行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全行业形成“知荣耻、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完善诚信机制,解决突出问题,推广先进经验,创建诚信行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注重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促进干部职工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干部职工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在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三)文化事业发展,学习风气浓厚。坚持对干部职工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在职教育、继续教育,积极争创学习型行业,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风尚。加强行业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谐精神和行业精神。加强信息化建设,并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有比较完善的职工图书文化室、健身房等各类文化体育设施,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大力推广和使用普通话。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落实卫生防疫制度。深入扎实地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达到100%。
(四)创建活动扎实,群众广泛参与。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干部职工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达到90%以上。大力开展和谐行业、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着眼于增强干部职工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继续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处(科)室、文明示范窗口、文明站(所)、文明柜台、文明小区、文明家庭、文明职工等多种形式的创建评选活动,行业内独立核算单位80%以上建成县级文明单位,60%的单位建成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坚持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和“共铸诚信”、“诚信联盟”、“百城万店无假货”等创建活动,形成一批深受群众欢迎、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诚信建设项目,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起,以重点问题的解决带动诚信建设的整体推进。积极开展“绿色系列单位”、城乡共建、企地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拥军优属等活动,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五)行业管理科学,服务优质规范。按照行业特点和工作职责,制定具体明确、易于操作、便于考核的职业行为规范和岗位行为规范,全面规范行业每个岗位的生产行为、服务行为、经营行为、管理行为,实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执法部门进一步推广行政执法公示制,转变服务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文明执法,优质高效、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利益,群众满意率较高。公共服务行业进一步推广社会服务承诺制、生产经营信誉制,切实改善服务质量,真正做到服务宗旨明确,服务理念领先,服务态度端正,服务方式规范,服务技能过硬,服务纪律严明,服务项目齐全,服务设施完善,服务环境优美,服务效果良好。建立健全行风监督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自觉抵制和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在本地区行风民主评议中名列前茅。
(六)严格遵纪守法,社会治安良好。制定和落实普法计划,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干部职工的法纪观念普遍增强,自觉遵纪守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网络健全。单位内部治安状况良好,工作纪律严明,安全生产制度落实。领导干部无违法违纪案件,行业无重大经济、刑事和治安案件,无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无邪教活动,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
(七) 基础设施完善,环保工作达标。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技术手段和基本条件。重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为干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行业各单位内务管理规范有序,内外环境清洁整齐,无脏乱差现象。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健全、措施落实、成效明显。生产、流通行业建立了切实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明显,环境污染控制指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八) 业务水平领先,工作实绩突出。执法部门廉洁高效、办事公道、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群众满意率高,业务工作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公共服务行业改革进取、诚信经营、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职工收入同步增长,业务工作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第三章 申报和评选
第六条 市级文明行业在县区级文明单位(行业)中产生,连续两年保持县区级文明单位(行业)荣誉称号者方可申报市级文明行业。
第七条 凡符合市级文明行业评选标准的单位,可自愿向市文明委提出申请,参加评选。市文明委组织有关部门择优对申报的行业进行实地考察和验收,并征询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方面和群众意见后,提出正式表彰建议名单,在市级主要媒体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公示期满后,由市文明委委员会议讨论审定,报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
第八条 市级文明行业的检查验收,主要采取抽查基层单位、察看环境建设、查阅文档资料、进行民主测评、听取工作汇报等方法进行。
第九条 市级文明行业推荐、审核工作要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凡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方面存在严重问题,防范邪教不力、发生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以及业务工作达不到全市先进水平的申报行业,均实行“一票否决”,取消推荐和评选资格。
第十条 市级文明行业推荐和评选工作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申报的行业取消申报资格,已命名表彰的行业撤销荣誉称号并通报批评。
第四章 表彰和奖励
第十一条 市级文明行业每年命名表彰一次,在特殊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可直接命名表彰。           
第十二条 市级文明行业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并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
第十三条 市级文明行业实行动态管理。实行届期制,每五年为一届,到期自动中止,重新参评。在届期内进行复查,出现工作滑坡不符合条件的,将取消其荣誉称号。
第十四条 精神文明建设要与物质文明建设同等对待、同等奖励。对获得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市级文明行业,由其上级主管机关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可对全体干部职工增发一个月的工资,实施公务员法机关(含经审批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优秀公务员可按20%的比例确定。
第五章 管理和监督
第十五条 各级文明委(办)要切实做好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考评、监督及日常管理工作。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创建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第十六条 文明行业的管理实行条块结合、分级管理和动态管理。市级文明行业主要由市文明委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管理。
第十七条 各级文明办和主管部门要加强文明行业的档案管理。档案内容包括:行业概况、创建工作安排及总结,申报审批表,有关创建活动的记录、照片、音像资料以及行业重大变动情况,各类考核记录、奖惩记录等。
第十八条 获得市级文明行业荣誉称号的行业必须每年对本行业创建工作进行一次自查,将自查报告于年底前报送市文明办。市文明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复查考评。凡符合标准的,保留其荣誉称号。对于工作停滞不前,出现突出问题的,给予必要的批评警告,限期整改;对于工作严重滑坡,出现重大问题的,及时报请市文明委批准后,撤销其荣誉称号。
第十九条 被撤销市级文明行业荣誉称号的行业,两年内不得重新申报。经认真整改符合条件的,两年后重新进行申报。
第二十条 市级文明行业如变更行业名称、变动隶属关系,应及时向市文明办报告备案。文明行业与非文明行业合并,须重新进行申报推荐、考核验收、批准命名。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文明委负责组织实施,各县区文明委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文明委可根据本办法制订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文明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白银市文明行业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白银市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全市文明单位的创建、评选、表彰工作,不断提高创建水平,使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甘肃省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建文明单位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载体,是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有效途径。
第三条 市级文明单位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并取得优异成绩,能够在全市发挥先进示范作用的单位,是市委、市政府授予单位的市级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
第四条 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加强班子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科学管理为重点,以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生产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创造优美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为主要内容,以建设学习型、诚信型、服务型、节约型、创新型、和谐型单位为目标,坚持从群众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从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促进单位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第二章 评选标准
第五条 市级文明单位评选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单位领导班子能够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机构健全、计划周全、措施具体、人员落实、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经费保证、工作到位,并取得明显实效。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开拓创新,勤政廉政,以身作则,在创建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受到群众好评。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得到加强,近两年党组织建设受到上级党委的表彰。
(二)道德建设卓有成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全体干部职工,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单位内部形成“知荣耻、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完善诚信机制,解决突出问题,推广先进经验,创建诚信单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注重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促进干部职工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干部职工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在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窗口单位要重视行风建设,自觉抵制和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在本地区行风民主评议中名列前茅。
(三)创建活动扎实深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单位干部职工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达90%以上。深入开展和谐单位、和谐机关、和谐处室、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着眼于增强干部职工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继续开展文明机关、文明科室、文明车间、文明班组、文明岗位以及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文明职工、诚信单位和绿色单位等创建评选活动,积极参加城乡共建、社区共建、军民共建、拥军优属等活动,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在所在县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做出贡献,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四)社会服务优质规范。机关干部转变服务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广泛发扬民主,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利益,群众满意率较高。下属各个单位、各基层站所、各种服务窗口恪守职业道德,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增加便民措施,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切实改善服务质量,真正做到服务宗旨明确,服务理念领先,服务态度端正,服务方式规范,服务技能过硬,服务纪律严明,服务项目齐全,服务设施完善,服务环境优美,服务效果良好。
(五)文体事业不断发展。坚持对干部职工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鼓励职工积极参加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觉学习的良好风尚,积极争创学习型单位。广泛开展行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建设,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精心培育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企业精神、和谐精神。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落实卫生防疫制度。模范执行计划生育国策,计划生育率达到100%。坚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有比较完善的职工图书文化室、健身房等各类文化体育设施,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
(六)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落实政务公开、厂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网络健全,普及法律常识深入扎实。单位内部治安状况良好,工作纪律严明,安全生产制度落实。领导干部无违法违纪案件,单位无重大经济、刑事和治安案件,无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无邪教活动,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
(七)工作环境整洁优美。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内务管理规范有序,内外环境清洁整齐,无“脏乱差”现象,工作场所和生活区域做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度健全,措施落实,并取得明显成效,环境污染控制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八)业务工作实绩突出。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廉洁高效、办事公道,依法行政、执政为民,重大决策民主公开,注重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生产经营单位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进取,诚信经营,科学管理,安全生产,产品质量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职工收入同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居于全市同行业前列。非生产经营性单位内部管理严、工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社会形象好,业务工作处于全市同行业领先水平。
第三章 申报和评选
第六条 凡符合市级文明单位标准的各级党政军机关、人民团体和实行独立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建有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或工会基层组织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事业单位,均可申报市级文明单位。
第七条 市级文明单位在县区级文明单位中产生,连续两年保持县区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者方可申报市级文明单位。
第八条 市级文明单位的评选按照指标分配、自愿申请、逐级推荐、择优评选的程序进行。(1)指标分配。市级文明单位的指标分配坚持“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原则,由市文明办根据各县区创建工作的总体情况下达评选指标。(2)自愿申请。凡符合市级文明单位评选标准的单位,可自愿向所在县区文明委提出申请,参加评选。(3)逐级推荐。县区文明委按照市级文明单位评选标准对申报单位进行审核,提出拟推荐名单上报市文明办。(4)择优评选。市文明委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县区推荐的文明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验收,并征询有关方面和群众意见后,提出正式表彰建议名单,在市级主要媒体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公示期满后,由市文明委委员会议讨论审定,报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
第九条 市级文明单位的检查验收,主要采取抽查基层单位、察看环境建设、查阅文档资料、进行民主测评、听取工作汇报等方法进行。
第十条 市级文明单位推荐、审核工作要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对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方面存在严重问题,防范邪教不力、发生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以及经济、业务工作达不到全市同行业先进水平的申报单位,均实行“一票否决”。
第十一条 市级文明单位的推荐和评选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申报的单位取消申报资格,已命名表彰的单位撤销荣誉称号并通报批评。
第四章 申报和评选
第六条 凡符合市级文明单位标准的各级党政军机关、人民团体和实行独立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建有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或工会基层组织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事业单位,均可申报市级文明单位。
第七条 市级文明单位在县区级文明单位中产生,连续两年保持县区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者方可申报市级文明单位。
第八条 市级文明单位的评选按照指标分配、自愿申请、逐级推荐、择优评选的程序进行。(1)指标分配。市级文明单位的指标分配坚持“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原则,由市文明办根据各县区创建工作的总体情况下达评选指标。(2)自愿申请。凡符合市级文明单位评选标准的单位,可自愿向所在县区文明委提出申请,参加评选。(3)逐级推荐。县区文明委按照市级文明单位评选标准对申报单位进行审核,提出拟推荐名单上报市文明办。(4)择优评选。市文明委组织有关部门对各县区推荐的文明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和验收,并征询有关方面和群众意见后,提出正式表彰建议名单,在市级主要媒体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公示期满后,由市文明委委员会议讨论审定,报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
第九条 市级文明单位的检查验收,主要采取抽查基层单位、察看环境建设、查阅文档资料、进行民主测评、听取工作汇报等方法进行。
第十条 市级文明单位推荐、审核工作要坚持标准,严格把关。对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方面存在严重问题,防范邪教不力、发生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以及经济、业务工作达不到全市同行业先进水平的申报单位,均实行“一票否决”。
第十一条 市级文明单位的推荐和评选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申报的单位取消申报资格,已命名表彰的单位撤销荣誉称号并通报批评。
第四章 表彰和奖励
第十二条 市级文明单位每年命名表彰一次。在特殊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可直接命名表彰。
第十三条 市级文明单位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并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
第十四条 市级文明单位进行动态管理。实行届期制,每五年为一届,到期自动中止,重新参评。在届期内进行复查,出现工作滑坡不符合条件的,将取消其荣誉称号。
第十五条 连续两年以上保持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符合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评选条件的,可推荐其申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和“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第十六条 坚持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等对待、同等奖励。对获得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或国家表彰的各类文明单位,由其上级主管机关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有条件的单位可对全体干部职工增发一个月的工资。实施公务员法机关(含经审批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优秀公务员可按20%的比例确定。
第五章 管理和监督
第十七条 各级文明委(办)要切实做好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考评、监督及日常管理工作,积极研究和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第十八条 文明单位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管理。市级文明单位主要依托所在县区文明办管理。
第十九条 各县区文明办要加强市级文明单位的档案管理。档案内容包括:单位概况、创建工作安排及总结,申报审批表,有关创建活动的记录、照片、音像资料以及单位重大变动情况,各类考核记录、奖惩记录等。
第二十条 获得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须每年对创建工作进行一次自查,并于年终向市文明办报送自查报告,凡未按要求报送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的,原则上视为自动放弃其荣誉称号。市文明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复查考评,凡符合标准的,保留其荣誉称号。对于工作停滞不前,出现突出问题的,给予必要的批评警告,限期整改;对于工作严重滑坡,出现重大问题的,及时报请市文明委批准后撤销其荣誉称号,并在全市通报。
第二十一条 被撤销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单位,两年内不得重新申报。经认真整改,符合条件的,两年后方可在原级别重新申报。
第二十二条 市级文明单位如改变单位名称、变动隶属关系,要及时向市文明办备案,否则,不再保留“市级文明单位”称号。文明单位与非文明单位合并,须重新进行考核验收、申报推荐、批准命名。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文明委负责组织实施,各县区可根据本办法修订县区文明单位管理办法。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文明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白银市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白银市文明村镇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全市文明村镇(包括乡,以下简略)的创建、评选、表彰工作,不断提高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水平,促进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使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甘肃省文明村镇建设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创建文明村镇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农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追求美好生活的伟大创举,是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是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农村基层的有效途径。
第三条 市级文明村镇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优异成绩,能够在全市发挥先进示范作用的村镇,是市委、市政府授予村镇的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
第四条 文明村镇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搏-45-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培育“四有”新型农民为主要任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文明发展之路,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
第二章 评选标准
第五条 市级文明村评选标准:
(一) 领导班子建设好。党支部、村委会认真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各项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健全,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文明村创建有组织、有规划、有制度、有活动、有档案、有阵地、有措施、有效果。村干部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作风扎实,公道正派,在群众中威信高,无违法乱纪现象。
(二)思想道德风尚好。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理想信念、形势政策、普法宣传、国防安全、民族团结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教育面达到75%以上。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有效,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礼让宽容、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村风民风。
(三)文化教育普及好。村有标准化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升学率、毕业率、巩固率均达到95%以上。40岁以下成年人基本无文盲。大力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和适用技术,科技示范户占总农户的10%以上。经常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村镇文化、民俗文化、节会文化方向正确,健康向上,富有特色。深入开展科普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引导村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健全卫生保健网络,落实卫生防疫措施,提高群众健康水平。深入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达到90%以上。
(四)基础设施建设好。制订并严格实施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合法用地,小康村建设布局合理,环境良好,美观舒适,基本达到“四通”(通车、通电、通邮、通电话)、“四有”(有农民学校、有文化图书室、有卫生所、有体育场地)、“四改”(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四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村容美化、环境净化)的标准,为农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五)创建活动效果好。广泛开展和谐村镇、和谐家庭等创建活动,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开展 “十星级文明农户” 创建活动,参与面达到95%以上,七星级以上文明农户达到80%以上,十星级文明农户达到30%。深入开展诚信村、信用户等创建活动,加强诚信建设,防止不守信用行为,杜绝坑农害农现象。坚持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各种争创评比活动,引导群众在参与活动中获得实惠,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大力开展城乡共建、企地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连片共建等活动,不断提高文明村创建活动的水平。
(六)治安综合治理好。普法教育形成制度,村民法纪观念强,能依法照章办事。民事调解和治保组织健全,民事纠纷调解及时,无群体性上访事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防范网络健全,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村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无拐卖妇女儿童、虐待老人、遗弃女婴现象,无黑恶势力,无“黄赌毒”丑恶现象,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
(七)环境整洁卫生好。围绕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治理整顿脏乱差现象,净化、绿化、美化程度高。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无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房屋乱盖现象。认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传染病的发病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环境保护知识普及,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珍惜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无滥砍、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无破坏生态事件。
(八)基层民主建设好。扩大基层民主,保障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认真执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选举制度。村委会成员依法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与村委会能认真采纳群众意见,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谋福利,关系融洽。村民会议制度完善,重大事项实行民主决策。村务管理制度健全,规范有序。定期进行村务、财务公开,群众满意率较高。
(九)村社经济发展好。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农、工、商各业协调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市领先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达到小康水平。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采取切实措施,解决烈军属、病残孤寡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第六条 市级文明乡(镇)评选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乡(镇)党委、政府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确保组织领导、工作机构、资金投入、创建活动、管理协调、监督激励“六到位”,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奖罚。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突出,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群众组织工作得到加强。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奉公守法,执政为民,在群众中威信高,干群关系融洽和谐。乡(镇)党委建成“五好乡(镇)党委”。
(二)思想道德风尚良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干部群众,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突出抓好诚信建设,坚决防止不守信用行为,杜绝坑农、害农现象。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切实加强,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文明村镇的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奋斗目标、具体措施、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运转有效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干部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达到80%以上。坚持开展和谐村镇、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着眼于增强干部群众和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文明村、文明小城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50%以上的村建成县(区)级以上文明村。积极开展“个十百千万”诚信创建活动,诚信乡镇、诚信村、诚信商店、诚信单位、诚信学校、诚信家庭建设卓有成效。深入开展“绿色单位”系列创建活动,全面促进生态文
明建设。认真开展好城乡共建、企地共建、军民共建、警民共建、连片共建、拥军优属等活

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04号
《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已经2008年3月24日市人民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市长 郭金龙
二〇〇八年三月三十一日
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范围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倡社会公德,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根据《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下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一)医疗机构的室内区域;
(二)托儿所、幼儿园;
(三)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
(四)高等学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区域;
(五)影剧院、音乐厅、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档案馆、少年宫、纪念馆等科教、文化、艺术场所;
(六)商业、金融业、邮政业和电信业的营业厅;
(七)公共汽车、出租车、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内及其售票厅、室内站台;
(八)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
(九)体育馆、健身馆;
(十)健身场,体育场的比赛区和座席区。

第三条 下列公共场所可以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吸烟室或者吸烟区以外的区域禁止吸烟:
(一)餐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经营场所的服务区域;
(二)公园、游乐场等公共场所;
(三)飞机、火车、长途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等候室。

第四条 宾馆、旅店、招待所、培训中心、度假村等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经营场所,应当按照规定设置无烟客房或者无烟楼层。
第五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办公、会议等工作场所和食堂、通道、电梯、卫生间等内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除前款规定以外的单位内部的禁止吸烟公共场所,并做好相关管理工作。鼓励创建无烟单位。
第六条 按照本规定第三条的规定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二)设置明显的标志;
(三)与非吸烟室、非吸烟区隔离;
(四)远离人员密集区域和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

第七条 设置吸烟室或者划定吸烟区的公共场所所在单位,应当加强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取消吸烟室或者吸烟区。
第八条 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的所在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设置明显统一的禁止吸烟标志,加强吸烟有害健康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及时劝阻、制止公共场所内的吸烟行为。
第九条 全社会都应当支持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工作。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烟草危害、吸烟有害健康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营造无烟环境的意识。
第十条 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的所在单位不履行《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和本规定确定的职责的,由市或者区、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予以处理。市或者区、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可以委托市或者区、县卫生局实施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
第十一条 本规定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